貓咪疫苗懶人包!三合一?五合一?看完這篇就知道!

貓咪疫苗怎麼打?三合一、五合一怎麼選擇?

養貓常見問題之一:貓咪打哪些疫苗?如何選擇?

疫苗都是貓咪健康的重要防線,無論是家貓還是偶爾會出門去玩的貓咪,都需要定期打疫苗。

我們將介紹貓咪疫苗種類及施打建議,幫助你守護愛貓健康。

不論你是還沒帶貓咪打疫苗,或是覺得貓咪不需要打疫苗,甚至是擔心打疫苗會長腫瘤的家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貓咪疫苗種類:三合一、五合一疫苗差別在哪?

了解疫苗分類: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的差別?

貓咪疫苗有兩種,分成建議定期施打的「核心疫苗」。

與視貓咪的生活環境和暴露風險而定,由獸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施打的「非核心疫苗」

🔹 核心疫苗(所有貓咪必須施打):

核心疫苗針對傳染性高且致命的疾病,每隻貓咪都應定期接種:

  1. 三合一疫苗
    • 預防三大常見傳染病:
      • 貓瘟(泛白血球減少症)
      • 貓病毒性鼻氣管炎(貓皰疹病毒)
      • 貓卡里西病毒(引起口腔潰瘍、呼吸道感染)
    • 這些疾病傳染性極強,對貓咪健康威脅極大。
  2. 狂犬病疫苗
    • 台灣法定傳染病疫苗,需每年施打一次。
    • 無論貓咪是否外出,都應接種,保護貓咪與家人的健康。

🔹 非核心疫苗(依生活環境與風險決定):

根據貓咪的生活型態,由獸醫師評估是否施打:

  1. 貓披衣菌疫苗
    • 多貓家庭、收編浪貓或與其他貓接觸頻繁時建議施打。
    • 預防呼吸道感染和結膜炎。
  2. 貓白血病疫苗
    • 適合外出貓或有機會接觸其他貓的情況。
    • 預防貓白血病病毒感染,降低致命風險。
  3. 博德氏桿菌疫苗
    • 預防呼吸道疾病,尤其適合多貓環境或貓咪群聚場所。

特別注意

  • 貓愛滋病毒(FIV)貓傳染性腹膜炎(FIP) 疫苗,因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建議施打前請諮詢獸醫師

🐱💉 三合一疫苗 vs 五合一疫苗:哪種適合你家貓咪?

  • 三合一疫苗:保護貓咪免受三種常見疾病——貓瘟、貓病毒性鼻氣管炎、貓卡里西病毒
  • 五合一疫苗:結合三合一疫苗,額外防護貓披衣菌貓白血病,適合生活環境多變、接觸其他貓咪機會高的貓咪。

貓咪不出門,還要打疫苗嗎?

是的!即使是不外出的家貓,依然有感染疾病的風險。傳染性病原可能透過:

  • 空氣傳播:開窗通風或居住環境中接觸到病毒。
  • 飼主攜帶:外出時沾染的病毒、細菌可能帶回家。

為了有效預防貓瘟、貓病毒性鼻氣管炎、貓卡里西病毒等高傳染性疾病,建議定期施打三合一疫苗,保護愛貓健康!

貓咪一定要打狂犬病疫苗嗎?

  • 狂犬病疫苗屬於法定傳染病疫苗,不論貓咪年齡或生活型態,每年都需接種,確保人貓安全。

💰 貓咪疫苗費用參考

收費項目 收費上限
貓三合一疫苗(不含佐劑) 1,200
貓四合一疫苗(不含佐劑) 1,500
貓五合一疫苗(含佐劑) 1,000
貓傳染性腹膜炎點鼻疫苗 1,200
貓白血病疫苗(含佐劑) 1,300
狂犬病疫苗(含當年度證明牌及證明書;含佐劑) 300
狂犬病疫苗(含當年度證明牌及證明書;不含佐劑) 1,600

附註:此表參考臺北市獸醫師公會開業會員 (獸醫診療機構) 診療費用標準-2024。

根據台北市獸醫師公會 2024 標準:

  • 三合一疫苗:上限 1,200 元
  • 四合一疫苗:上限 1,500 元
  • 五合一疫苗:上限 1,000 元
  • 狂犬病疫苗:含佐劑 300 元,不含佐劑 1,600 元

📌 依實際診所收費標準為準,施打前可諮詢獸醫師! 

貓咪的疫苗施打計劃可根據牠的生活型態來制定,常見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選擇無「佐劑」疫苗,降低風險!

注意是否有佐劑,佐劑可能會引發某些貓咪過敏反應。

在為貓咪選擇疫苗時,注意是否含有佐劑

🔍 什麼是佐劑?

  • 佐劑是疫苗中的輔助成分,用於增強免疫反應。
  • 然而,一些貓咪對佐劑敏感,可能引發過敏反應或導致罕見的注射部位肉瘤(Feline Injection-Site Sarcomas, FISS)。

💡 建議
若貓咪體質敏感或需長期接種疫苗,可考慮選擇無佐劑疫苗,降低潛在風險。
施打前,建議先諮詢獸醫師,選擇最適合愛貓的疫苗方案!

貓咪疫苗施打流程與時間建議

🍼 小貓施打流程

剛出生的小貓體內還有來自母體的抗體,這些抗體可能影響疫苗的效力。

因此,建議在8 週齡後開始施打疫苗,按以下時間表進行:

  1. 第 8 週第一劑核心疫苗(如三合一疫苗)。
  2. 第 11-12 週第二劑核心疫苗,強化免疫力。
  3. 第 14-16 週第三劑核心疫苗,達到完整保護效果。
  4. 狂犬病疫苗:依法律規定,應在貓咪滿 12 週後施打。

💡 小提醒:每次施打後,密切觀察小貓是否有不良反應,如腫脹、發燒、嗜睡等,若有異常應立即聯繫獸醫師。

成貓施打流程

若是撿到的流浪貓或收養的成貓,沒有接種紀錄,需重新開始疫苗接種計劃:

  1. 首次五合一疫苗:接種第一劑五合一疫苗。
  2. 間隔 4 週:補打第二劑五合一疫苗,強化免疫效果。
  3. 狂犬病疫苗:施打第二劑五合一疫苗後,至少間隔 2 週再接種狂犬病疫苗。
  4. 後續補強:根據貓咪的生活風險,每年按時接種五合一和狂犬病疫苗。

💡 定期健康檢查:施打疫苗前,建議帶貓咪做全面健康檢查,確保身體狀況良好。

施打時間安排:建議白天打疫苗!

為了降低施打後的風險並能即時處理副作用,建議選擇:

  1. 白天門診時段
    • 若貓咪出現副作用,如發燒、腫脹或嗜睡,可以立即返回診所處理。避免夜間施打,以免需要掛急診,增加費用和風險。
  2. 家中有照顧人員陪伴
    • 打完疫苗後,建議讓家人或飼主陪伴,隨時觀察貓咪反應,如食慾減退、活動力下降或異常行為,並做出即時處理。

📅 貓咪疫苗多久打一次?

依照貓咪生活環境和風險,獸醫師建議:

  1. 高風險環境:如多貓家庭、貓舍或經常外出、寄宿的貓咪,建議每年施打一次疫苗。
  2. 純家貓(低風險):若貓咪不外出,且家中貓咪數量少,建議至少每年施打一次三合一疫苗。具體施打時間可與獸醫師討論。

💡 小提醒:不論風險高低,狂犬病疫苗為法定疫苗,每年需接種一次。

貓咪疫苗施打部位:選擇胸腹部外側、四肢

建議打在四肢或是胸腹外側~

📍 疫苗施打部位建議

為了降低後續風險,建議將疫苗施打在:

  • 四肢(前腿或後腿)
  • 胸腹部外側
  • 尾巴

這些部位一旦出現副作用,能更容易處理並減少影響。

🚫 不建議的施打部位

  • 肩胛、脖子、屁股
    這些區域若發生不良反應或腫瘤,處理難度較高,風險也更大

打疫苗前注意事項

種疫苗前,若貓咪有以下情況,建議暫緩施打:

  1. 身體不適:如打噴嚏、咳嗽、流眼淚、嘔吐、拉肚子等症狀。
  2. 環境變動:如搬家、新成員加入或外宿。
  3. 美容洗澡:接種前後一至兩週內避免洗澡,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副作用風險。

延伸閱讀:【貓咪行為】貓咪緊張怎麼辦? 3招教你貓咪放鬆方法!

打疫苗後注意事項

接種後需密切觀察貓咪,注意以下反應:

常見副作用

  • 疲倦、食慾下降
  • 注射部位輕微腫脹

⚠️ 嚴重過敏反應

若出現以下症狀,請立即就醫

  • 嘔吐、腹瀉
  • 臉部水腫、皮膚癢
  • 呼吸困難

📏 注射部位腫塊觀察:3-2-1 規則

  • 3 個月:腫塊持續超過 3 個月
  • 2 公分:直徑超過 2 公分
  • 1 個月:1 個月內腫塊持續變大

若符合以上任一情況,請盡早帶貓咪就醫檢查。

疫苗施打是守護貓咪健康的重要大事!

歡迎分享給剛養貓或準備養貓的朋友們,一起守護小怪獸的健康!

要吃好肉,就找怪獸部落!

怪獸部落從深入研究貓狗飲食習慣出發,了解到新鮮原肉最能讓小怪獸吸收到豐富營養、吃得美味。

因此,我們致力於使用 100% 全鮮肉搭配原型食材,製作出健康優質的肉類食譜,超過 30+ 種多元口味任君挑選,協助家長和小怪獸找到心中的最佳選擇!

怪獸部落也希望透過以上內容,幫助寵物家庭更認識貓狗的方方面面,並和我們一同見證小怪獸的健康與快樂!那麼各位小怪獸家長們,我們下次見囉~

你可能還想看......

Switching Website and Language Settings

The website 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is Taiwan, and the products may not be available for shipping to your location. The regions we currently serve are:

The system will automatically set the currency for your region based on your site se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