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是我們的心肝寶貝,但你知道嗎?
即使是完全室內飼養的貓咪,也有可能感染寄生蟲。體內外寄生蟲不僅影響貓咪健康,甚至可能透過環境或與人類的接觸傳播。
因此,了解寄生蟲的來源、影響,以及如何正確驅蟲,是每位飼主的必修課!
一、貓咪寄生蟲從哪裡來?感染途徑大解析
寄生蟲的傳播方式多樣,以下是貓咪最常見的 5 種感染途徑:
(一)環境污染
寄生蟲卵可能存在於貓砂、地毯、家具等環境中,當貓咪舔舐或接觸受汙染的物品時,就可能感染。
(二)飲食感染
生食或未煮熟的肉類可能帶有寄生蟲。
(三)跳蚤傳播
跳蚤可能攜帶某些寄生蟲,例如「絛蟲」,貓咪在梳理毛髮時吞食跳蚤,就可能感染。
(四)母貓傳染幼貓
某些體內寄生蟲(如蛔蟲)可經由胎盤或母乳傳染給幼貓,因此幼貓更需要定期驅蟲。
(五)戶外活動與接觸
如果若貓咪經常到戶外,或與其他未驅蟲的貓咪接觸,感染寄生蟲的風險更高。

二、寄生蟲對貓咪的影響
(一)體內寄生蟲影響
- 腸胃不適(嘔吐、腹瀉、便秘)
- 體重減輕(營養吸收不良)
- 食慾異常(過度貪吃或食慾下降)
- 貓咪肚子鼓鼓的(幼貓常見,可能是蛔蟲感染)
- 貧血、毛髮乾燥無光澤(如鉤蟲吸血導致)
(二)體外寄生蟲影響
- 皮膚發炎、脫毛、搔癢(跳蚤、疥癬蟲)
- 過敏反應(如跳蚤唾液引發皮膚炎)
- 嚴重貧血(大量跳蚤吸血導致)
- 焦躁不安,頻繁抓咬自己(耳疥蟲感染)
如果貓咪出現上述症狀,建議盡快帶去獸醫檢查,以確保健康!

三、貓咪常見體內寄生蟲

寄生蟲 | 影響 | 症狀 |
---|---|---|
蛔蟲 | 腸道阻塞、營養不良 | 腹脹、嘔吐、食慾異常 |
絛蟲 | 腸道吸收營養,導致消瘦 | 腹瀉、嘔吐、貓咪舔肛門(因蟲體刺激) |
鉤蟲 | 吸血導致貧血 | 腹瀉、嘔吐、體重下降 |
心絲蟲 | 影響心臟與血管功能 | 嚴重時可能導致死亡 |
肺蟲 | 影響呼吸系統 | 食慾不振、呼吸困難 |
膀胱蟲 | 導致膀胱炎 | 血尿、頻尿 |
四、貓咪常見體外寄生蟲

寄生蟲 | 症狀 |
---|---|
耳疥蟲 | 耳朵劇癢、發炎、潰瘍 |
跳蚤 | 皮膚病、嚴重搔癢、帶來條蟲感染風險 |
壁蝨 | 吸血導致貧血,傳播血液寄生蟲 |
疥癬蟲 | 皮膚劇癢、皮膚結痂 |
五、貓咪驅蟲注意事項!
(一)體內驅蟲
- 驅蟲時間:3 週齡以上即可驅蟲,之後每 1-3 個月 驅蟲一次。
- 服藥方式:
- 吃完飯後 3-4 小時使用,確保腸胃能消化藥物。
- 服藥後 5-6 小時內不可進食,避免影響驅蟲效果。
- 特殊族群貓咪(如奶貓、腎貓、心臟病貓):初次用藥前請先諮詢獸醫。
(二)體外驅蟲
- 驅蟲頻率:建議每 1-2 個月 使用一次體外驅蟲藥(滴劑或噴霧)。
- 滴劑型驅蟲藥:
- 滴藥前後 48 小時內不可洗澡,避免影響藥效。
- 滴在脖子後方,避免貓咪舔到。
買驅蟲藥的注意事項
- 請向動物醫院購買,避免來路不明的藥物影響貓咪健康。
詳細貓咪驅蟲藥的相關問題,請看這篇:【貓咪驅蟲藥懶人包】驅蟲藥怎麼選?貓咪驅蟲藥費用、功能比較整理 – 怪獸部落

貓咪驅蟲常見問題!
Q1:沒出門/定期洗澡,也要驅蟲嗎?
洗澡並不能完全殺死寄生蟲,家貓沒出門,家長也有可能帶蟲卵回家,還是需要定期驅蟲喔!
Q2:身上沒看到蟲,也要驅蟲嗎?
寄生蟲體積很小,如果肉眼看到時就已經很嚴重了!
以跳蚤來說,人類能看到的跳蚤是整個蚤群的5 %,其餘 95% 的蚤卵、幼蚤…等都隱藏在環境中,因此雖然看不到,還是要給貓咪驅蟲喔~
延伸閱讀:【貓咪驅蟲藥懶人包】驅蟲藥怎麼選?貓咪驅蟲藥費用、功能比較整理